「缺工」問題最為嚴峻 工總2025白皮書提四項建議 國發會回應

2025-09-03

2025 年台灣產業五大挑戰、四大當務之急

在全球地緣政治緊張與美國加徵關稅壓力下,台灣產業面臨重重挑戰。依據全國工業總會(工總) 調查發現,缺工(70.5%)、減碳政策(59.0%)、國際經貿(55.2%)、能源政策(52.4%)及產業轉型(50.5%)等5項議題,是產業目前面臨挑戰最大、最關切的議題。 工總在 2025 年白皮書中提出,工總建議政府可從「推動危老都更,擴大內需」、「協助業者因應新局下進出口的挑戰」、「務實解決全面缺工問題」及「檢討能源政策,並穩定工業電價」四大當務之急施政,振興經濟,發展民生。

「缺工」問題最為嚴峻 工總提四項建議

台灣勞動力市場缺工嚴重,現行舊有政策進展緩慢。工總建議:

(一) 擴大移工引進領域,不局限於 3K 製程

擴大開放工業部門引進移工,解決產業缺工危機。建議政府應彈性開放引進移工的行業,不再侷限於3K製程及其相關行業的製造業者,才能有效解決產業缺工問題。

(二)提升移工配額,降低就業安定費用

提升各產業移工核配比率,並降低附加就業安定費。現行「3K五級制」核配比例無法滿足各產業的實際需求,部分產業的核配比率過低,即便搭配Extra機制,仍無法有效緩解產業缺工的困境。政府應提升各產業的移工核配比例,俾使產業能夠根據實際需求靈活調整人力資源配置。另外,政府應調降就業安定費金額,以減輕基層勞動力為主的製造業企業的負擔。

(三)延長移工工作年限,並開發新來源國

延長移工在台年限,積極開發新的移工來源國。建議產業移工比照家庭看護工延長為14年的工作年限,讓企業能夠更靈活地留用熟悉作業流程的基層移工,穩定基層人力結構。此外,相較於日韓移工來源國已擴大達10多國,台灣應更積極開發新的移工來源國,以確保移工來源的多元性與可持續性。

(四)引入外展機制,協助營造業補足缺工

開放移工外展,解決營造業缺工問題。建議營造業進用移工方式能比照農業移工的外展模式,讓各方可從調配機制中及時取得必要的人力資源。 

國發會回應工總缺工建議 多元人才人力策略 全面提升勞動生產力

面對產業的人力需求,國家發展委員會持續推動外國人才來臺工作與居留,並於今年正式啟動「數位遊牧政策」。同時推動「 外國人才專法」 的修法工作,放寬國外頂尖大學畢業生、畢業僑外生工作規定、優化外國人才在臺社會保障等,除擴大攬才制度效益,亦致力營造讓全球人才「願意來臺、想要留臺、能夠創業」的友善環境。

此外相關部會亦積極推動各項人力資源政策,以因應產業發展;包括加速推動產業AI化、AI產業化,帶動我國整體產業轉型升級,進而提高勞動生產力並降低人力需求。再者,配合產業發展,透過強化就業媒合、推動缺工專案計畫、培育本土數位及淨零轉型人才、調整聘僱移工資格等各項工作補實,所需人力。 

另,針對其他三大當務之急,工總提出施政建議。

推動危老都更,擴大內需

台灣屋齡逾 30 年住宅約 400 萬戶,危老重建不僅改善居住安全與抗震能力,也能活絡營建、製造與服務等產業鏈。工總建議政府應「提高建築容積獎勵 」誘因,加速「兩年立案、五年完工」計劃的實施。 

協助業者因應新局下進出口的挑戰

面對全球經貿新局,政府一方面應協助產業佈建新型全球供應鏈的重組。另一方面,面對各國過剩貨物傾銷來台的威脅,政府應強化貿易救濟等進口管理機制,降低國內業者衝擊。工總提出以下建議:
1.協助解決供應鏈重組問題與排除投資障礙
2.提供臺商海外融資
3.穩市穩滙,維持出口競爭力
4.協助業者善用貿易救濟機制

檢討能源政策,並穩定工業電價

隨著AI產業及應用蓬勃發展,台灣電力需求持續增加,為確保全國供電穩定與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,工總提出以下建議: 
1.不論化石、再生能源,以及核能等能源類型都應列入考量,以規劃最適切能源發電結構。
2.應盡速推動核電廠完成安檢,並邀集各界研商延役併聯供電的可行性,在安全無虞前提下重啟核電。
3.建議電價調整應與整體能源政策同步規劃,114年下半年工業電價不宜調漲。
4.為因應高額關稅帶來的嚴峻挑戰,建議緩徵碳費2年,並呼籲台版CBAM應對齊我國碳費徵收之標準與施行日期。

針對減碳及能源政策部分,國發會回應,政府持績發展多元綠能,提出「臺灣總體減碳行動計畫」及20項減碳旗艦計畫,協助產業降低碳排、減少碳費支出,並以國家能源自主與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為重點目標。近年除持續擴大再生能源設置外,亦積極推動基礎建設與儲能系統,透過儲能電池及相關輔助服務,逐步完成1,000MW建置量,以確保綠能供給穩定可靠。 

後關稅時代來臨 政府攜手產業鏈轉型

為回應產業界訴求,國發會於 2025 白皮書發表後立即做出回應,產業界所關切的人力、減碳、產業轉型及國際經貿等議題,均與政府推動「國家希望工程」的發展策略相互呼應,著眼於厚植產業實力、加速轉型升級,並營造有利海外布局的環境,期望形成「產業支持政府、政府支援產業」的良性循環。  

在AI 與產業升級建設上,行政院核定「五大信賴產業推動方案」,聚焦半導體、人工智慧、軍工、安控及次世代通訊;國發會推動「AI新十大建設」,擬定涵蓋智慧應用、關鍵技術及基礎建設等3大面向之全方位國家級發展計畫,都帶動產業數位轉型與AI應用,實現「AI產業化、產業AI化」,以提升勞動生產力,協助產業轉型及創造成長新動能。

臺灣產業目前面臨五大挑戰:缺工、減碳、國際貿易、能源與產業轉型,盼政府相關部會與產業合作,面對國際新局,推動新的經濟成長動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