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放旅宿業聘中階技術人力 跨國勞動力精進方案預計明年第一季上路
【114-10-30行政院新聞稿】 旅宿業及商港碼頭業引進外國技術人力:開放「旅宿服務工作」、「商港碼頭貨物裝卸集散工作」得聘僱外國技術人力且直接從海外引進,雇主為其聘僱全時本國籍工作者加薪,每加薪一位本國勞工就多一位外國技術人力名額,最高不得超過其勞保投保人數10%。

近年旅宿業者持續面臨人力短缺,行政院預計於10月底拍板「跨國勞動力精進方案」,明年首季正式上路。其中最受矚目的重點之一,就是開放旅宿業引進中階技術移工,以紓解長期人力缺口。
旅宿業中階移工 採為本勞加薪、一比一聘僱
根據勞動部長洪申翰說明,首波開放產業將包括旅宿業與港口碼頭裝卸業,但雇主必須符合「本勞加薪條件」,才能聘僱中階移工。也就是說,企業須先為薪資最低的本國勞工加薪2,000元,才能聘用1名中階移工(採1比1條件)。具體薪資門檻與技術條件待公布。
據觀光署官員說法,外國技術人力薪資門檻為3萬2千元,要求達到華測A2的華語能力,技能資格仍待後續協商,但相關資格仍以勞動部最終公告為準。對於旅宿業外國技術人力薪資要求,洪申翰僅說,會參考該行業客觀數據及不希望對本國勞工有影響,旅宿業門檻會落在3萬元至3.3萬元間,目前還未定案。
勞動部長洪申翰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說明,旅宿業部分包含房務、清潔、訂房及旅宿業所屬工作場所旅客接待等工作,因此若是屬於旅宿業的餐廳就也包含其中。
對於是否以僑外生、來臺實習的外國學生為優先銜接,洪申翰表示這些學生在工作場所和語言上都更熟悉,當然希望能銜接為外國技術人力的來源,但仍須符合薪資、語言與技能條件。
至於引進實際人數會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需求,還可以討論,但現階段最高是企業投保人數10%;考量與該國關係緊密,跨國勞動力延攬中心將首先設點菲律賓。
由於雇主申請「旅宿服務工作」外國技術人力,仍須辦理國內求才等相關程序,洪申翰說,前端在國內辦理求才等服務,雇主仍可委託台灣仲介業者辦理,協助送件至海外延攬中心,至於外國技術人力人選則透過海外據點,以國對國方式由外國政府提供,海外據點將把關外國技術人力的語言能力、技能資格等。
三大方向:加薪、留才、強化效能
行政院此次推出的「跨國勞動力精進方案」以三大主軸推動:
- 本勞加薪、增額開放:
企業為本勞加薪後可增加聘僱外籍人力的額度上限10%。(雙軌加計核配比率上限為45%)
- 留才久用:
鼓勵企業將資深移工轉為中階技術人力,比重提高到100%。(所有外國人占比仍不得超過50% )
- 強化政府效能:
建立「跨國勞動力延攬中心」,並於海外設立據點,提高效率與品質。
中階移工薪資門檻提高,避免低薪競爭
勞動部指出,聘用中階技術移工須符合一定的薪資門檻,將依照行業別設定,避免以低薪聘僱外國人導致「低薪定錨」效應。未來包括旅宿業、製造業在內的中階移工薪資標準,也會隨最低工資調升同步檢討。
製造業移工增額新制:「加薪增額」新管道
現行製造業可透過「三K五級制」、就業安定費附加移工數額機制 「Extra制」增加移工比例,未來再新增「替本勞加薪2,000元可增聘1名移工」的新增額管道,額外上限10%。兩者可混合使用,最高核配比率上限可達45%。

同時,企業將可彈性將現有資深移工轉為中階技術人力,不再受原25%上限限制,但外國人總比例不得超過全體員工五成。

此外,卓榮泰提到,未來勞動部將直接在海外國家設點,協助引進外籍移工與中階技術工。陳時中說明,首波選點將以移工在台人數最多的國家為主,可能會在印尼、越南、菲律賓、泰國等選1處至2處當作示範地。 依據1141030記者會,勞動部長說法,首個海外延攬中心將設在菲律賓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