勞動部首度發布職位空缺調查|114年3月底全台27.6萬職缺,製造業、住宿及餐飲業缺工最明顯
勞動部自114年起每季辦理「職位空缺概況調查」,114年3月底的首次調查結果已正式公布。調查顯示,全台工業與服務業職缺合計達 27.6萬個,整體 職缺率為3.1%,平均招募時間需 3.5個月。其中,製造業職缺最多,而住宿及餐飲業則呈現高流動率、留才困難的現象。
紓緩旅宿業缺工,2025外籍實習生申請文件與申請流程完整指南|旅館業申請QA懶人包
勞動部於8月26日公告修正規定,開放領有交通部核發觀光旅館經營執照的觀光旅館業、領有地方政府核發旅館業登記證或民宿登記證的旅宿業者,可依員工勞保人數的30%計算名額,向勞動部申請聘僱畢業僑外生從事旅宿服務中階工作,只要是副學士以上學位畢業的僑外生,且接受過國內大專校院、觀光署或產業公協會累計80小時以上實習訓練課程,初次受聘薪資門檻為3萬元、續聘3.3萬元。
各產業職缺狀況解析
製造業:缺口最大,結構相對穩定
製造業職缺高達 9.2萬個,約佔全體三分之一,仍是全台缺工最嚴重的產業。雖然職缺率與招募時間均與平均值相近(3.1%、3.5個月),但進退率僅2%,顯示人力結構較為穩定。
住宿及餐飲業:流動率高,留才困難
住宿業職缺率高、招募時間也長,進退率分別為3.7%與4.1%,人員流動性大。
餐飲業則呈現「職缺率高但招募快」的現象,流動率全產業最高(進退率4.6%、5.0%),顯示補人快,但留人更難。
批發及零售業:職缺少但人員流動快
批發及零售業雖然職缺率低,但流動率不低,進退率分別達3%與2.9%。不過,由於補才速度快,整體招募難度較低。
專業、科學及技術服務業:低職缺卻補才慢
此類產業雖然職缺率不高,流動率也偏低,但平均招募時間偏長,顯示企業在招募合適專業人才上仍需較多時間。
職缺工時型態與主要職類需求
調查結果顯示,全時職缺仍是市場主流,共計 25.3萬個(佔91.7%);部分工時則有 2.3萬個(佔8.3%)。其中,住宿與餐飲業全時職缺比例僅 66.6%,明顯低於製造業、營建業(均逾98%)。
主要需求職類集中在:
- 專業人員:6.5萬人
- 機械操作及組裝人員:6萬人
- 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:5.3萬人
三者合計已占整體職缺的七成。值得注意的是,機械操作與基層技術工人平均需超過 4個月才能招募到人,顯示相關勞力需求缺口仍大;相比之下,事務支援人員僅需 2.3個月即可補齊人力。
因應產業缺工 勞動部續提勞動政策
勞動部特別說明,職位空缺係指「已公開招募且尚未補實」的工作機會,不包括儲備缺、預估缺或遇缺不補等情況。
未來,勞動部將持續透過每季調查,掌握各產業的缺工現況與人力市場動態,作為政府擬定勞動政策與產業人力發展的重要依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