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歲免評延後上路,2025年上半年家庭看護工需求放緩,下半年有望回升
2025-08-22
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,截至2025年7月底,受聘僱的家庭看護工人數為 201,540人,較6月底增加1,401人。今年1至7月累計增加 4,796人,與去年同期增加的 7,699人 相比,減幅高達 37.7%。
近年來家庭看護需求持續成長,但2025年上半年成長幅度明顯趨緩。專家分析,這與 「80歲免評措施」延後上路 有關,使部分家庭推遲申請聘僱外籍看護。從近三年數據來看,2023年增加13,839人與2024年增加12,447人,全年家庭看護工新增人數均突破 1萬人,顯示長期需求穩定。2025年上半年雖然增幅下降,但政策落地後申請潮回流,8月起到年底看護工需求仍有可能再度攀升。
提前規劃家庭長期照顧計畫|台灣高齡化下的必備準備
台灣高齡化持續加速,依據國發會推估,台灣將在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,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總人口的五分之一。隨著壽命延長,長者在生活自理、健康照護、居家支持等方面的需求愈加迫切,許多家庭不得不面臨「長期照顧」的挑戰。然而,長照並不是等到緊急時才開始規劃,而是需要提前設想,才能減少家庭的壓力與不確定性。
家庭長期照顧計畫規劃建議:
① 評估了解需求:
- 是否已符合長照申請資格:經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評估,符合長照需要等級2級以上者,並符合下列之一
- 65歲以上老人
- 55歲以上原住民
- 50歲以上失智症者
- 失能身心障礙者
長照3.0自115年1月1日起擴大給付對象,擴大急性後期照護(PAC)不分齡失能者、納入年輕型失智者。
※若未來有聘僱外籍看護工計畫,使用長照服務連續6個月以上,可憑長照服務收據進行申請。 - 健康狀況:透過醫師診斷或長照需求評估,確認長輩是否需要專業照護?
- 生活能力:日常活動(如進食、行走、洗澡)是否需要協助?
- 家庭狀況:家人能提供多少陪伴與照顧?是否有主要照顧者?是否跟長輩溝通希望的照顧方式,及跟兄弟姊妹討論未來角色分工?
- 經濟狀況:試算長期照顧所需費用,預先做好準備。
② 蒐集長期照顧選項及資源:
- 政府長照服務:如照顧及專業服務(如居家護理、生活照顧)、交通接送、輔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、喘息服務等。
- 社區資源:如日間照顧中心、巷弄長照站、社區關懷據點等等。
- 機構住宿式服務:如安養院、護理之家等等
- 外籍看護工:協助日常生活照顧、居家陪伴等等。
- 家人自行照護:由家人輪流或是有主要照顧者。
③ 因應變化執行與調整:
- 預防風險:提前備案,避免因長輩健康急變而措手不及。
- 彈性調整:隨著長者生活能力或心境改變或病情改變,重新配置照顧模式。
- 專業協助:透過人力仲介公司或長照中心,隨時獲取最新資訊與支援。
崇尚溫馨提醒,家庭在規劃長照時,不應只聚焦在「找到一名照顧者」,不論是外籍看護工或是機構或是家人自行照顧,而是要 把長輩的身心需求、家庭能力、可用資源整合成一套完整的計畫。提早準備,不僅能減輕照顧者壓力,也能讓長輩在有心理準備下,獲得最適合的照顧,保障長輩生活品質。